索引号 | 014421463/2022-01332 | 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22-06-20 |
文号 | 泰高新市监发〔2022〕29号 | 时效 |
各分局(所)、各处室、大队、中心、协会:
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工作部署,泰州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出台了《关于举全系统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工作实施方案》,多维度对中国医药城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呼应好、落实好市局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好市场监管综合职能作用,决定组织开展“监管提质、发展提速、服务提效”三大提升行动,以更大力度、更硬举措助力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更加集聚、更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向着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奋勇前进”的目标定位,抢抓两区融合的历史机遇,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坚持创新驱动、问题导向、企业主体和全产业链布局的原则,深入开展“监管提质、发展提速、服务提效”三大提升行动,放大发展与安全、创新与质量、服务与监管等多元组合效益,加快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为将中国医药城打造成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贡献市场监管智慧和力量。
二、工作机制
1.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服务生物医药产业是推动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系统要紧扣“我是党员我在前、我是干部干在先”主题活动要求,充分认识到开展三大组合行动的必要性。市局方案共三大项102款内容,要切实吃透市局文件精神,按照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标准、定责任的“五定要求”,确保每项工作、每项内容、每项举措都有专人负责,切实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任到事。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班子成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动活动扎实开展,各相关处室、分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致力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对企服务工作,全心全意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要坚持上下联动,创新形式,各分管局长、业务处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市局对应分管领导、对口处室报告工作、密切联系、加强交流,形成有效对接的长效机制。及时掌握上级信息,获得上级支持,争取产业发展政策,争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两高倾斜,推动企业跨越发展。要健全工作机制,各处室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策应市局各项行动,上下联合办案、联合宣传、联合检查、联合上争,推动工作真正从“形”到“神”联动起来,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做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团结一心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3.坚持问题导向,严格监督检查。摸清企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职能优势,主动服务和对标企业,围绕企业的实际需要和突出问题实施个性化精准服务,坚决杜绝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切实帮扶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服务过程中违反廉政纪律,以及因工作不尽责影响项目建设的,及时采取纪律性、制度性、组织性措施,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服务政策和举措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三、工作内容
(一)深入开展稳基础、监管提质行动,以更严监管守住市场发展底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发展与安全,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1.开展食品安全提质行动。探索实行“小网格+大网格”工作机制,实现监管全覆盖、防控无死角。建立完善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小网格”,落实督查员、负责人、巡查员“三级责任制”,规范建立日常巡查记录制度,做好应急状态和常态化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日常监管“大网格”,以分局为单位,将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日常监管融入六张监管大网之中,深入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及相关从业人员风险排查和整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守查保”等专项行动,持续抓好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突出做好省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全面推广镇(街道)食安办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在强化行政指导、监督管理、处置纠纷、打击违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全域覆盖、有序联动、高效推进”的工作目标。(责任单位:★食品处、市场秩序处、餐饮监督所、各分局)(注:★为牵头处室)
2.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提质行动。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大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抓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以赴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依托特种设备智慧系统,实现特种设备安全全生命周期线上线下协同监管。突出便民惠企,开展特种设备开工告知、检验缴费、使用登记等业务“网上办、线上办、立即办”,实现“不见面”审批服务。突出责任落实,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和定期检验率为主线,实现特种设备基础信息动态管理、隐患实时预警。创新建立特种设备安装白名单库,有序推进电梯无纸化维护,全面整合气瓶充装单位资源,实现全区气瓶互充。(责任单位:★安全处、各分局)
3.开展产品质量安全提质行动。重点围绕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坚持从生产源头抓起,强化企业信息数据摸排梳理,全面梳理排查粮油食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15类消费品行业生产企业区域分布和经营情况,做到“一企一档”。强化档案数据分析,对目标企业开展全方位走访帮扶活动,对质量问题相对较多的行业和企业,采取约谈、集中指导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倒逼质量提升。强化消费品质量抽查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区级消费品监督抽查工作,对抽检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坚决做到“四个不放过”,质量原因不查明不放过、问题产品未查处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跟踪复查未落实不放过。(责任单位:★质量与标计处、各分局)
(二)深入实施稳经济、发展提速行动,以更实举措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持续的高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质量基础支撑、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标准引领。
1.开展质量强企行动。深入开展质量专家企业行活动,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质量品牌难题。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扩面提质,组织生物医药企业首席质量官参加省首席质量官职业技能竞赛,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通过验收。引导、帮扶企业积极申报政府质量奖。在省、市、区三级政府质量奖评审中全面培育,力争省级有突破,市级有成绩、区级有必成。指导服务企业开展“江苏精品”“泰州品质”认证评价,QC质量奖等质量品牌,指导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质量标杆领军知名企业。深入产业园区,设立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质量赋能站,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基础综合服务。(责任单位:★质量与标计处)
2.开展知识产权惠企行动。全力推进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实施“走出去”工程,指导和支持出口型企业围绕目标市场,通过商标国际注册开展商标品牌海外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面向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实施精准专利导航,持续支持企业申报和实施省、市高质量专利培育项目,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高价值专利。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新渠道,积极促进银企对接,探索知识产权资产化、证券化融资新模式,不断激活专利潜在价值。创建“知识产权大健康产业联盟”,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和培训、建立数据库、构筑专利池等工作,持续提升保护水平,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动和全力服务中国(泰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泰州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在医药城落地并实体化运作,畅通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申请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绿色通道。(责任单位:★知识产权处)
3.开展标准优企行动。充分发挥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助推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帮助企业完善标准体系,积极推动企业科技成果技术创新与标准转化,按照“产品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工作机制,服务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引导企业广泛开展标准对标达标行动,推动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开展提档升级,鼓励特色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化试点的创建,以创新、专利的“标准”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红利”,提升标准的实质含金量,推动扬子江药业通过中药流程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获批立项。有效运用标准化原理方法,收集整理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成熟经验和方法,探索制订一批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领域服务标准。调研企业专利标准开展情况,选取培育对象,开设培训班,指导企业申报专利标准融合创新企业,推动企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增强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质量与标计处)
(三)持续开展稳企业、服务提效行动,以更强担当为生物医药产业赋能助力
企业充满活力,发展才有源头活水,社会才能基业长青。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呵护好、服务好、发展好企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各方面工作的重中之重。
1.跟单引导服务提效行动。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全程服务团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长效服务机制,组建一支由药品处为首席服务员、相关各处室为成员的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团队,汇集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服务清单,实施定点挂钩、分类指导和“零距离”服务,有效提升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定期会同区发改委、各园区招商和企业服务部门对接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主动关注处于立项阶段的企业,在项目进入园区前,帮助进行招商,实施全程跟单式服务,重点服务雀巢肿瘤特医食品、阿斯利康安达唐等项目。通过提前介入、专业指导、全程服务,创优准入环境,对拟申报创新药品、医疗器械或优先审评企业,安排专人对接,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帮助企业知晓药品、医疗器械注册流程和要求,掌握产品类界定申请程序和要求,指导企业撰写申报资料,协助企业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补正事项,跟踪对接申报事项。指导企业按照药品药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厂房图纸设计,服务企业建立符合GMP、GSP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前开展针对性的模拟检查,助力企业顺利通过体系核查。(责任单位:★药品处、医疗器械处、各相关处室、各分局)
2.专业指导服务提效行动。组建信用监管工作组、知识产权工作组、质量提升工作组、打假维权工作组,开展“你点我办、你评我改”企业行活动,形成服务产业项目发展全过程、全周期闭环管理。以“一园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的“三个一”专业化指导,精准帮扶,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提升。全力助推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泰州分中心、药品进口口岸城市、省特医配食品质检中心等三大平台建设,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医药健康学会的桥梁作用,利用行业协会的技术优势,吸收高校、医院、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财务、法律、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的专家,采用上门指导、视频连线、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专家咨询、技术支持,为相关企业实施质量管理规范提供意见和帮助。大力服务好药品、疫苗、特医食品、诊断试剂、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品种注册、GMP认证等方面的困难,搭建药品、器械销售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对接平台,帮助生产企业解决销售难的问题。(责任单位:★药品处、信用处、医疗器械处、质量与标计处、知识产权处、稽查大队)
3.政策宣导服务提效行动。编制惠企政策手册和服务事项清单,精准推送和快速办理惠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建立领导挂钩联系点制度,每位局领导分别联系大中小型企业各1家,深入企业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各相关处室、各分局通过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需求,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坚持问需于企,建立政策执行情况监测评估和满意度调查等机制。搭建生物医药产业对接服务平台,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有效处置机制。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辅导、解释、答疑、警示、说明等行政指导手段,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方面的援助服务,引导企业学法、用法、知法、守法,增强企业的法治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利用质量月、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中国品牌日、药品安全宣传月等平台,创新活动形式,丰富质量内涵,加强企业参与度和获得感,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的政策法规主题宣贯活动品牌。(责任单位:★政策法规处、办公室、药品处、医疗器械处、质量与标计处、各相关处室、各分局)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