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21025/2025-234968 | 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5-03-04 |
文号 | 时效 |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省市区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一体学习领会、指导实践、推动落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全面落实区管委会主任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扎实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教育,统筹开展“十五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区思路研究。
2.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压实主体责任,区管委会主任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全年专题听取、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要事项3次。明确部门责任,制定区级部门、镇街依法治区工作责任清单,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等一系列文件。重视基层法治建议反馈,支持全区各部门遴选法治观察员16名。
3.推进领导干部学法述法。深入推进新时代公职人员法治轮训,将法治专题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办班计划,高质量举办新上岗副科级干部培训班、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等,累计参训达3000人次。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一线述法+集中述法”推动专题述法评议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二)促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纵深推进“一件事”高效集成。线下推动国家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落地,有序推进“基层高频服务事项一平台”,大力推广网上中介机构“一超市”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类事一站办”,实施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全域通办。创新“园中区”环评改革,探索“极简审批”。积极推动“三个免于提交”改革,涉及7部门、7项证照(材料)和1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证办理”。
2.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全面清理各类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聚焦建强大健康产业第一高地,推进药品申报“预审制”,在全省率先取得154项三类赋权事项,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政策指导;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建成全国首个大健康产业全领域专利数据库,数据总量1.66亿+条;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体系建设,打造为企服务前哨阵地。
3.优化涉企法律服务。积极回应新质生产力新命题,紧跟“瞪羚”“独角兽”等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发展步伐,量身定制法律服务产品。开展企业行政合规指引,采取定点服务、定期走访、合规体检等方式,为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送上定制法治“大礼包”。府院联动打造“高法护航·益企发展”品牌;区司法局、税务局、财政局组建“三师助企·法护营商”服务团,通过“精准普法园区行”服务重点企业、重头项目。加强行业自律,多部门指导发布或修订医疗器械行业销售公约、绳网吊具行业行规行约、美容行业经营公约等,重塑行业生态。
(三)完善法治政府机制建设,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1.落实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编制2024年度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发挥公职律师“法治把关”作用,加大备案审查监督力度。在全区推广应用“泰E法”合法性审查系统,着力规范合法性审查法定程序和审查流程,全年审核合同协议、政策性文件、行政决策等115件,提供法律建议360余条。
2.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节点任务落实及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实行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报备制度,首创市场主体“白名单”制度,进一步优化涉企免罚轻罚不予强制执行措施清单(2024版),组织开展126次联合执法检查,通过“综合查一次”,入企检查次数下降30%。全年累计作出减轻、从轻和免予处罚案件178件,合计减免金额1353.63万元,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3.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质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全区新收行政复议申请145件,受理141件,收案量同比增加137.7%,审结139件(含上年结转18件),更多的行政争议被吸纳并化解在行政复议渠道。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四)着眼法治利民惠民,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1.深化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推动区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制定全省首个《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强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新建7家企业调解组织。做强“‘枫’景这边独好”诉源治理特色品牌,荣获2023年度全市政法工作创新一等奖;“实训赋能 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防线’”获评全省法治实训项目十大典型经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五化”“四到位”。
2.提升法治为民工作实效。构建“支持起诉+”格局,推进支持起诉与诉前调解、社会救助等相结合,高效帮助农民工追回欠付工资、失能残疾人得到有效赡养等案件落地。构建根治欠薪“全”模式,出台《健全治理欠薪工作长效机制意见》,帮助农民工追讨薪资。统筹实施十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全年受理法援案件669件。
3.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有形”“走心”。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打造“未爱护航”青少年法治宣传品牌,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现“申”说法、“检教同行,共护成长”等主题宣传活动60余场。区纪(工)委监委创设“对职思廉”纪法课堂;区税务局组织“税务主播”“星税之光”志愿者讲清税收政策;区公安分局推出“一线反诈日记”专题栏目筑牢全民反诈“防火墙”;高港区检察院、教育局合力打造“汤姐姐法治课堂”“欣欣法治小剧”等普法栏目,获得省市级优秀普法品牌;区党工委(区委)宣传和统战部、区司法局广泛开展“文艺走基层·普法进万家”基层巡演活动。
二、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期待,还存在着法治专业人才力量发挥不够,行政执法规范化需持续加强,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需在今后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思路
2025年,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抓手、基础性工程,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引领发展,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彰显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引领作用。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法治素养提升,推进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能力。加强多元化法治人才培养,延伸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展涉外法治服务。
2.扎实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举措。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创新行政监管方式。
3.高质量抓好三项重点任务收官。加强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及“八五”普法规划等工作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健全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持续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