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新春第一会上,我区发出最强动员令,吹响奋进集结号——重大项目再突破、营商环境再优化、作风建设再提升。站在更高起点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将聚焦主战场、锚定主方向、强化主抓手,全力以赴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以“满格状态”扛起“硬核担当”,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医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党工委副书记、主任蒋鹏:“新春第一会”既是动员令,也是冲锋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扛起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担当,进一步厘清找准大抓经济这个全局的重点、大抓产业这个重点的关键、大抓项目这个关键的具体,为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药城”提供硬核支撑。今年,园区的奋斗目标是“远学北京中关村、近赶上海张江、苏州工业园,站稳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前十强,全市‘三比一提升’争第一”,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预计同比增长13.5%以上,总量超500亿元。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份额、增贡献,在“大抓经济”上展现新作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重点指标、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产业研究和经济运行分析,及时发现能做大的增长点、存在的薄弱点和需要采取措施的“失血点”,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力保全年“满堂红”。一季度,园区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24.3%;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23.2%;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2.65亿美元。全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15%。
二是促集群、韧链条,在“大抓产业”上展现新作为。加强产业研究和经济运行分析,做大疫苗、抗体药、化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总量,扩大特医食品、动保产品特色优势,挖掘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潜力,拓展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未来赛道。清单式管理58个在报的药品品种,以及28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品种,突出阿斯利康、迈博太科、中慧元通、盈科生物等企业大市场、高产值品种,提速办理申报、医保目录准入,帮助尽快获批,拉升产销规模。同时,主动链接上海优势资源,推进泰州(上海)区域离岸创新中心常态化运行,谋划与张江科学城在干部挂职学习、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建设产业飞地、产创飞地、人才飞地等方面进行探索。
三是拼服务、强攻坚,在“大抓项目”上展现新作为。锁定跨国企业和链主企业,用好用活场景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等模式,以需求为导向配置资源,合理运用政策、基金杠杆,加快创新制剂一体化功能片区建设,推动更多标志性项目落地。全年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个、5亿元以上项目29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开工1-5亿元项目25个、5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1-5亿元项目13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认真落实市领导联系服务“四重”工作推进机制和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团队要求,积极配合市区相关部门,完善领导挂钩服务、专班推进工作模式,进一步健全园区管理体系,组建专业招商公司,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到泰州,泰周到”成为园区投资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