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泰州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集聚融合为路径,大健康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一些领域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形成了示范集聚效应,不断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
疫苗产业投入大、周期长。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八年磨一剑,一款填补国内空白的疫苗上市,盘活了整个企业。目前企业已建立11种疫苗研发管线,多个创新型疫苗产品取得重大进展。回顾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创业初期入驻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让企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中国医药城是泰州大健康产业的核心载体,尤其是重要板块疫苗集群更是活力涌流。2009年启动建设的疫苗工程中心是专业性技术孵化和产品转化平台,目前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照产业发展需求、企业服务要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作为全国最大、江苏唯一的生物制品研发孵化平台,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已累计孵化企业53家,其中包括4家上市公司,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借助疫苗工程中心平台优势,中国医药城被列为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园区作为全国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之一,跻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目前,中国医药城共集聚10家人用疫苗企业、4家动物疫苗企业,拥有各类疫苗产品近50个,形成了一个活力满满的疫苗企业“雁阵”,产业集聚度全国园区最高。
面对发展大健康产业存在创新资源承载力不足、创新要素吸引力不强等难题,改革始终是解决难题的关键一招。泰州聚焦技术、人才、数据、资本等关键要素,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全市明确“1+4”产业体系,将大健康产业推为“引领性产业”;同时印发相关文件,出台50条政策“干货”,其中“头条”就是推动疫苗等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泰州还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更高层次整合创新资源,更大范围寻求科技合作;探索灵活多样的离岸创新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构建“离岸研发孵化、泰州转化应用”协同创新体系。同时,共建创新平台,累计引进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化所等新型研发机构14家。
目前,泰州正在持续深耕药、医、养、食、游、体等大健康产业领域,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为核心,以南部沿江健康制造板块和里下河生态康养产业基地为两翼,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功能区,着力构建“一核、两翼、多支点”的全市域大健康产业布局。2023年,全市大健康产业规模达3070亿元,其中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160亿元,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九,首次进入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