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北大医学强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源以及临床医疗资源,积极探索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医药企业培育的有效机制,已取得“221”可喜成果——建成2个联合实验室、落户2家企业、一个新药产品获批。
2023年12月,北京大学医学部与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共同组建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出任联合实验室主任,把基于粪便样本的消化道微生物诊断检测技术作为联合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力图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研究,将基础科研与临床转化紧密结合,为临床提供更新、更快、更便捷、更精准的诊断技术。在中心与先思达生物的共同努力下,针对早期肝癌和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产品“洁太司”已于今年3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全球首款基于糖组技术开发的肿瘤辅助诊断IVD产品,可大幅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也是中国医药城首个获批上市的国家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实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首家化药1类创新药企业红云生物成功入驻,红云生物是基于结构药理学的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国内No.1”,专注于研发针对肿瘤耐药靶点的创新药物,该团队共同完成多项First-in-Class国际创新项目的研发。
与此同时,创新中心还开展了7个高潜力概念验证项目的资助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罗建沅教授团队所开展的针对抗衰老药物研发相关研究成果于今年7月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影响因子16.6)上;杨宝学教授团队所开展的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的研究项目已经进入专利申请阶段;由伊鸣研究员领衔的幼儿脑功能评估项目在临床试验中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拟尽快完成医疗器械申报工作。依托北大医学临床资源,创新中心协助12家药企的20个药物器械产品在北大医学附属医院开展临床试验,为药城企业在北大医学进行临床试验开辟绿色通道。
作为泰州市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江苏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中心已构建生物医学分析仪器平台、创新药物研发平台、概念验证平台、临床研究平台、疾病动物模型平台等5大平台。为了强化创新中心人才队伍,创新中心首批双聘了10位北大医学部的专家教授兼任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引导高校人才资源来到医药产业的“第一线”,实现医药人才资源与产业资源的“面对面”,实现医学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依托泰州医药高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和北大基础医学的科研人才优势,中心力图打造涵盖全泰州、辐射长三角的综合性高端医药产业基地,着力建设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与北大基础医学发展的新型校地合作典范。未来,将因地制宜助力泰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政-产-学-研-医-投”产业创新链条,努力打造概念验证、创业孵化、临床试验与创新服务、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高端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基地,促进医药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国家重大战略实行和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建设贡献北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