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箱、打包、搬运,在机器人舞动“手臂”下一气呵成;专用高速相机对准刚灌装好的口服液拍照检查,分秒不停……走进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工厂车间、实验室、生产线,数字化感受扑面而来。
数字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更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近年来,作为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一马当先,积极抢抓数字经济机遇,从“制造”向“智造”加速转型。
“集团将持续加强医药健康产业与‘数字世界’的链接,创新开放融入医药健康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数实融合的发展根基。”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表示。
用“数字创新”推动“产业焕新”
“从产区直运来的黄芪经检验合格后,自送入预处理车间开始,便会享受‘洗润切烘’的全自动‘服务’……”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数字化负责人蒋军以点带面,向记者介绍了企业中药材从前期处理到提取等一系列数字化实施情况。
产业现代化离不开数字化创新。多年来,扬子江药业始终坚守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在积极实施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药并举”战略中,以“数字化+”为引领,注重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据资产化发展。
而今,中药生产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从种植、生产到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透明化、可追溯。中药提取智能化生产线各流程间的无缝对接,使生产效率增加了28%,产量增长了43%。2023年,企业通过了国家标准委“中药流程智能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创成江苏省首个中药智能制造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
依托“智力活水”浇灌“产业沃土”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在国际化进程中,扬子江药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持续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研发创新人才,积极应用AI等智能应用技术,打造国际化研发平台,吸引更多的全球高层次科研人才加入,持续储备科技、创新等优势资源和力量。
为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扬子江药业高度重视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科研创新等方面,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医药健康产业相关人才培养合作,共同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同时通过强化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企业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企业为社会稳就业提供支持的同时,构建起稳定可靠的人才“蓄水池”,以持续储备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用含“数”量提升含“绿”量
前不久,扬子江药业“聚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践案例,获评人民日报“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年度案例”。
数字经济是企业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多年来,扬子江药业坚持用数字化手段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持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绿”含量。坚持清洁生产,实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者相结合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持续升级改造绿色制造产业体系,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使分布在全国的十多家工厂的现代化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巧妙融合,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经过数字化、低碳化、集约化、资源化等一系列相关升级改造,集团旗下有6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今后,扬子江药业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聚焦品质升级,持续守正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为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迈进。”徐浩宇说。(扬文 朱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