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城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11月29日-30日,第十五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举行,16个国家及地区的300多家知名企业代表,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1万多名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襄盛举。这是一场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行业盛会,也是泰州对话世界、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擦亮“健康名城”品牌的高端平台。
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作为泰州全市“挑大梁、勇争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地,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强化份额意识、勇于担当作为,锚定“打造产业新高地,勇当发展排头兵,成为令人向往的泰州发展新中心、江苏中部增长极” 的目标定位,以“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学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方向,以全球视野构建“一业牵引、三业支撑、特色发展”的高质量产业集群,主攻大项目、全心育企业、打造大平台,以实实在在的高质量项目、扎扎实实的高质量发展叫响“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药城品牌。
主攻大项目
2023年12月26日,总投资约100亿元的国能港口公司煤炭储运交易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港口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煤炭吞吐量1亿吨,将有效带动属地商品煤销售,园区将成为长江沿线绿色环保水平和自动化程度高、储运量最大的煤炭储运交易中心。
好项目、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版头条”,既注重“顶天立地”,也注重“铺天盖地”,以实实在在的高质量项目不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聚焦“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学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盛虹储能、“国能绿岛”、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等百亿级项目相继签约落户。近3年来,新签约30亿元以上项目7个,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城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等涵盖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矩阵日趋完善……
大健康产业是泰州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地标性产业。作为泰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阵地,我区充分发挥部省共建先行先试优势,经过15年布局深耕,先后集聚了1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4+2”产业体系,在疫苗、诊断试剂、特医配方食品等细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中国医药城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十强。
2021年6月28日,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暨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大会,标志着泰州发展翻开新的一页。2022年11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泰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四个定位”。泰州将集中力量加快把定位干成地位,抓实产业竞争力、创新策源力、改革引领力、样板示范力“四个力”。深入实施大健康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抢占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力争“十四五”末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喜人“二期现象”
虽是冬令时节,位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江苏苏萨食品有限公司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现场竖立起数栋气势恢宏的新建厂房,各类生产原材料正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进场。“我们1月份拿地,3月初正式开工建设,11月底就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刷新集团重大项目开竣工的建设新速度!为政府的服务点赞!”苏萨项目建设处总经理甄红志开心地说,此次竣工的二期项目之所以能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和当年投产,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的“一类事一站办”服务。
企业之所以将二期乃至三期项目继续投资在泰州,源于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服务。“一类事一站办”就是依托市区一体化集成办公优势,提档升级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站,聚焦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将涉及的13家部门(单位)43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与相关联的26项中介、16项税费缴纳以及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事项并行推进,灵活纳入开工、竣工两大阶段并联办理,并且让企业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
“拿地即开工”“超时默认制”“项目吹哨、部门报到”“园中区”环评改革……区数据局局长贲腾介绍,近年来,我区推出一系列惠企暖企政策与服务推进项目建设。从2023年百亿级盛虹新型储能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进规”的传奇起,一批百亿级、50亿级项目接连落户、建设,我区以服务“温度”、审批“速度”和支持“力度”不断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环境比区位更重要、服务比设施更重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我区坚持把专业化服务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围绕生物医药这一核心产业,致力搭建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平台体系,先后建成运营或正在建设的科研院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9家,覆盖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研发、临床试验、中试及生产”全流程,为入驻企业(项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
“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是服务企业和人才的不变誓言。新药申报服务中心(泰州新药创制服务中心)主任李润润介绍,他们创新建立“四个90%”机制(90%以上为硕士及以上学历,90%以上毕业于国家“双一流”大学医药相关专业,90%以上具有国家药监局或省局挂职学习经历,90%以上拥有国家药监局和省局各项现场检查工作经验),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工作人员队伍,致力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的联系服务。此外,还建立“预审制”,对生物制品企业注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规范性进行提前把关,避免企业走弯路,提高申报成功率。
打造大平台
前不久,以“迈入精准医学新时代,共享开放合作新生态”为主题的2024·ICGEB精准医学诊断和生物医药创新研讨会在我区举行。ICGEB全球首家区域研究中心落户医药高新区(高港区)5年多来,与区内2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合作,成为当地企业和产品“出海”的桥梁。这是该区大健康产业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缩影。
高能级创新平台已成为链接创新要素与企业需求的重要载体。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优先建设支撑产业扩张的重大科技平台载体,先后布局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南医大泰州研究院、药品监督服务综合体等一批平台载体。11月29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中国自然人群示范队列(泰州队列)建设研究”项目启动。泰州队列是国内起步最早的队列之一,经过18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覆盖自然人群20万人。该项目将用4年时间,结合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为精准医学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本土资源支撑。
目前,中国医药城已形成抗体、疫苗、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化学药新型制剂、特殊医用配方食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近400家,100多家企业已投产,诊断试剂企业占全省20%以上;集聚了10余家人用疫苗企业,5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业集聚度位于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中国医药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得益于始终尊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成功打造了全国孵化体量大、服务链完善的疫苗工程中心,构建了涵盖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矩阵,走出一条‘创新空间培育孵化、工业标房中试放大、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新路。”据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主任彭福中介绍,我区建成“1+22”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设置“1+4+3”联合工作模式,整合产业发展优势资源,集聚产业链条关键要素,构建覆盖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研发、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中试及生产、销售流通、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专业化服务体系,加速疫苗关键技术工程化、疫苗科研成果产业化。
面向未来、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是中国医药城的发展目标。中国医药城还将重点打造药物非临床评价中心(GLP)、药物临床试验(GCP)、P3实验室等核心技术平台,加快整合提升现有公共技术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全面构建覆盖医药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让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催化其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长三角国创中心布局的生物医药领域唯一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地,科创平台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力将进一步增强。
从一片平地到“医药高地”,10余年来,瞄准打造“中国第一、世界有名”中国医药城定位,紧扣“产业为本、项目为王”思路,我区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攀升。一个个全球“唯一”“第一”成果,推动中国医药城朝着新目标迅速迈进。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也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展会知名品牌、行业“风向标”。
长期以来,泰州与健康结缘,不断丰富“健康名城”的时代内涵。泰州是一座因健康而美丽、因健康而幸福、因健康而兴盛的城市。站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起点,致力打造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医药城已被列入国家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区发展试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世界首个猪瘟蓝耳二联活疫苗、全国首张成人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注册证等,正一步步从泰州迈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全国首个医药类国家高新区和全国唯一“部省共建”高新区,泰州中国医药城是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2022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泰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四个定位”。泰州市委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的决策部署,强调“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同时明确,融合后的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既不是一般的城区,也不是一般的园区,在定位上应该是泰州发展的“特区”。
一系列由上到下“持续给力、更加用力”的政策,日渐在中国医药城释放出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两年来,泰州抢抓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机遇,全力打造大健康地标产业,医药名城已成为一张闪亮的泰州名片。今年,中国医药城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十强。(来源:泰州新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