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核双网三聚力”总体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泰州市高港区凤凰街道“巧借东风”,树立“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情”的理念,全面推行“121”齐步走,即:用好1码(凤凰治理“码”上办)、推广2站(网格流动宣传小站、网格共享驿站)、开设1课堂(网格“新枫”课堂),通过“三走”工作模式,即“走出办公室、走到居民家、走进群众心”,探索网格治理新路径,切实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
党建引领“码”力全开线上线下绘就治理蓝图
全域一核引领,上下贯通,多方参与。坚持以“一核双网三聚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下沉力量、整合资源、建强队伍,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党组织链条。建立联商会议、重点课题攻坚等制度,成员单位共商共谋,创设共建格局。动员吸引“五老”人员、在职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各类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服务。
线下一网统管,全民覆盖,定员定责。建立网格员动态巡查工作机制,网格员全员下沉走访,每日巡查走访2小时,全覆盖巡查网格1次,确保对所辖网格职责清、情况明、信息准。在原有137个综合、专属网格的基础上,将沿街商铺、路道、河道、大型综合体等再细分微网格239个,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沉网格兼任微网格联络员,对走访巡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凤凰码上办”上报街道综合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派单至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处置。
线上一网统揽,多网融合,高效协同。配备专业团队打造社会治理平台,构建“一网统管、一屏统揽、一键通办”的信息化工作体系。搭建“可视化”调度平台,将泰治理、城市管理、应急管理、12345行风热线等数字集群终端有机整合,实现一网统管;完善“可视化”应用场景,汇集网格基础信息、网格员实时定位、轨迹回放、场景回传等功能,推动一屏统揽;统一使用“凤凰码上办”采集信息,实现“一键录入、一键上报”,形成事件统一受理、统一办理闭环运行模式,推动一键通办。同时将街道社会治理平台接入居民小区、主要路口等区域的视频监控点1000多处,实现了对全街道范围内的实时监控。
网格治理创新模式“流动+共享”注入双擎动力
网格流动新模式,唱响和谐安全曲。“网格流动宣传小站”以“小喇叭响起来、蓝马甲走起来、宣传动起来”的网格流动宣传新模式,走进大型综合体、乡村大集市以及城市夜生活,通过有奖问答和互动游戏等创新形式,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国家安全教育及防范非法集资等领域的宣传教育深度融入群众日常,加深居民对网格化治理的理解与支持,畅通了政策下达与民意上传的渠道。未来,街道还将拓展网格宣传途径,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构建社会稳定与安全宣传的“零死角”网络,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共享驿站惠民生,网格治理暖人心。将“网格共享驿站”打造为宣传的窗口、服务的驿站、交流的港湾,定期投放民生、时政类报纸、杂志和政策法规宣传资料,方便来往群众、新就业群体闲时阅读;开展“暖新聚心、夏送清凉”等慰问活动,为在高温中坚守岗位的“城市超人”送去矿泉水、毛巾、清凉大礼包等防暑降温物资;广泛收集居民对社区治理、环境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拓宽民意上传的渠道,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真实、全面的社情民意参考,持续激发并释放网格治理活力。
能力提升精彩纷呈“新枫”课堂擦亮为民底色
公益普法,提升法治水平。创设网格“新枫”课堂,开展“法润”社会系列活动,邀请司法干警和网格化治理专家,开展贴近群众需求的公益普法讲座,司法干警现场发放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用身边的真实案例告诫群众学会辨别、提高警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网格员宣讲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增强网格员依法治理的能力水平,带头学法、用法、守法。
经验分享,推动传帮带学。以网格“新枫”课堂为载体,开展网格员经验交流。网格员业务骨干聚焦网格工作实际,讲述服务群众过程中的网格故事,分享在巡查走访、为民服务中的经验和感悟,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新入职网格员展示网格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网格联建,强化专业技能。联合区红十字会,开展“‘救’在身边,‘护’你平安”应急救护知识专业技能培训,街道多名专职网格员、机关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参加。通过培训,掌握了CPR和AED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并顺利通过考核,获得由市红十字会颁发的CPR/AED证书,增强了网格员应对突发事件及意外伤害的应变和处置能力。
下一步,凤凰街道将深化“一核双网三聚力”体制机制,持续推行网格治理“121”齐步走,打造“三走”特色服务品牌,进一步完善网格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网格治理水平,努力为居民打造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来源:新高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