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212900017/2024-00001 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党政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4-01-12
文号 时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党政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4-01-12 15:06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4年1月9日在泰州市高港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丁志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党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弘扬“四敢”精神,直面挑战、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主要预期目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18亿元,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稳中优进。

改革先行区在勇于开拓中走深走实。重点改革高效集成。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泰州分中心先后获150项赋权,建成省内首个“药品监督服务综合体”;新药申报服务中心、医药政策服务中心、审评核查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推进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和“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529亩,3亩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29万元,全市第一。深化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出售出租标准厂房、经营用房等60多万平方米,收益8.5亿元;泰州国投集团获双“AAA”主体信用评级,全市首家。入江清水通道高水平保护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EOD)项目入选省级试点。营商环境向优向好。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只进一扇门、办事少跑腿。“拿地即开工”流程标准化、制度化,跑出审批“加速度”。开展“亲企清政”走访服务活动,累计兑现各级涉企扶持资金4.17亿元,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23.1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近1.2万户、“四上”企业288家。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家药品进口口岸获批并运营,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医博会、首届健康中国建设研讨会、2023疫苗前沿技术与应用国际论坛,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千方百计稳外贸、引外资,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

创新活力区在蓄势聚能中提质提效。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大幅缩短临床项目试验进程。与华西海圻合作共建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补齐医药产业创新生态链关键一环。与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合作共建生物安全防护三级(P3)实验室,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一家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携手复旦重组扬子江药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南医大共建医药产业研究院。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省首家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获得首批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认定。创新主体持续壮大。泰州(上海)区域离岸创新中心投入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统筹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强企、高企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创成省级以上“智改数转网联”标杆项目9个。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发布2.0版“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配套实施细则,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第二届中国医药城人才发展大会,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团队)952名(个),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名。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泰州队列获国家“中国自然人群示范队列建设研究定向委托项目”;产业前瞻技术“揭榜挂帅”项目上榜数7个,全市第一。

发展引领区在负重前行中出新出彩。现代产业提档升级。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占全市比重40%以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石化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020亿元、同比增长5.5%。服务业复苏有力,泰州金融广场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泰州港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两业融合试点,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分别增长7%、8%。建筑业稳步发展,总产值超700亿元。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42万亩,粮食喜获丰收,产量逐年递增,“高港河蟹”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创成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园区能级逐步提升。中国医药城首次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十强,列全国第9位、全省第2位。滨江工业园区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复核,由化工集中区升格为化工园区。高港综合物流园获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全市首次获此殊荣。项目建设量质齐升。建立“五个一”招商工作机制、“五议一促”园区工作例会,成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实施“招商菁领计划”,“三比一提升”新开工项目21个、新竣工20个,数量、体量均保持全市前列。阿斯利康进博会首日再签增资大单、安达唐项目正式投产,盛虹储能项目实现当年签约落户、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投产,中海油气(泰州)石化动物疫苗佐剂国产化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欧拉好猫车型登陆港澳市场,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国能煤炭储运等百亿级项目纷纷落户,蓝思三园智改、石药制剂产业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幸福示范区在共建共享中可触可感。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实施城建重点项目39个,在全市率先完成北沿江高铁动迁任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167套,改造老旧小区6个,新增停车位1080个,铺设城乡污水管网136公里、燃气管网10公里。新增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0个,创成省级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示范点2个,获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2个、省特色田园乡村2个、省绿美村庄5个,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工作获全省一等奖。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建成全省首个规范性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获批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完成十大类30个民生实事项目年度任务,建成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个,新增城镇就业1.73万人、创业2700人。新增全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3所,高新区高级中学开工建设,荣获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全市唯一。组建医共体3家,迁址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常态化开展专家下基层义诊活动,健康惠民系列工程惠及群众4万余人。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75户,创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家,“青仔公益暑托班”实现镇街全覆盖。文旅事业日益繁荣。区图书馆创成国家一级馆,长篇小说《筑梦记》《返归》顺利出版,“大江文化惠万家”项目入选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国家3A级景区1个、省工业旅游区1个,A级景区数量全市第一;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海军舰艇文化公园入选“水韵江苏·长江百景”,游客接待量创新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建立安全生产“1+X”工作架构,压紧压实专委会责任,扎实推进国务院督导和省市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9+N”小场所安全百日攻坚等行动,整改隐患4万多处。有力应对汛期超大雨量极端暴雨。成功申报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双下降”。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全域行政诉讼零败诉,获评全省扫黑除恶先进区,公众安全感和法治满意度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这一年,我们深入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持续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政治能力更加过硬。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自觉用新思想新理念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创造实绩。履职本领持续提升。开展“四下基层”,大兴调查研究,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课题组织专题调研,以实的态度把准问题,以实的行动“解剖麻雀”,政策举措更加符合实际、顺应群众期待。廉政意识明显增强。从严从实抓好巡视巡察和审计统计反馈问题整改,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一以贯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持续压降。勤实作风不断改进。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以制度执行倒逼效能提升。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建议提案19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

此外,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会、慈善、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对台事务、侨务、科协、史志档案、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高新高港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我们每个人都在奔跑、都在奋斗、都在拼搏,每个精彩瞬间都值得铭记、每份耕耘收获都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党工委、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在座的各级领导、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的苦干实干、锐意进取。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高新高港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重大项目推进速度还不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度还不高;城市配套功能欠账较多,城市管理体制仍未理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还有不少短板;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政府系统的精神状态、能力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一定直面问题,久久为功,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事关全局、影响长远。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区委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重整行装、攀高逐新,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奋力谱写“强富美高”高新高港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节能减排完成市交目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1.保持经济稳健运行。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精准加强经济调节。主动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全面提升经济工作组织能力,常态化做好重点行业领域的“预测、预警、预判、预报”,精准发力、靶向施策,防范问题积累和扩散,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健全三级联动工作统筹机制,规范完善数据纳统,高质量完成“五经普”工作。持续提振消费需求。鼓励扩大新能源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大力提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传统消费,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培育数字消费、互联网消费等新型消费,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低利率消费信贷,支持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梳理完善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确保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更多市场主体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尊重市场规律,强化政府守信践诺,坚守契约精神,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要求,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用好“圆梦高新”创咖汇、“海棠湖”下午茶、工商联“云平台”等政企对话平台,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让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良好氛围。

2.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立足自身优势,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打造地标产业。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支持政策,坚持以健康制造业为核心、健康服务业为延伸,把“链主”“链核”“链源”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新优势,力争大健康产业规模增长8%以上。健康制造业,重点发展疫苗和抗体药、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化学药新型制剂、兽用生物制品、特医食品、中药制造等细分领域,放大扬子江药业、雀巢健康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中慧元通、硕世生物等企业加快发展,全程做好阿斯利康安达唐、安达释等重磅产品的上市服务。全力创建国家级原料药基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产业吸附力,招引一批“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健康服务业,着眼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探索医药制造与医疗数据、康复养老、特色诊疗、健康旅游等健康服务前延后伸、跨界融合,构建“大健康生态圈”。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石化及新材料产业,围绕“油”和“化”两大特色链条,全力推进中海油气二期项目,扩大润滑油基础油产能规模,打造全国最大的高端润滑油产业基地;通过引进下游关联企业将化工产品“吃干榨尽”,在生物基、可降解领域实施高端精细化“卡脖子”项目,与大健康产业密切衔接。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瞄准国产替代和专精特新两大主攻方向,积极寻求与国内电子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消费电子、基础电子、能源电子等细分领域,积极进军医疗电子、穿戴设备等赛道,努力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攀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等领域,依托长城汽车及其配套企业,构建以整车制造为主,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为辅的产业结构,推进省级汽车机电零部件产品质检中心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引导现有船舶企业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研发建造水平。放大消防器材企业集聚优势,在特种设备、工程车辆等应急装备领域多元发力,增强抗击现有产品结构单一风险的能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依托长江黄金岸线资源,发挥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优势,打造粮油产供销“一基地一枢纽一中心”;加快中外运(苏中)智慧物流园建设,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国能绿岛”项目,打造长江沿线体量最大的煤炭储运交割中心、能源运输航运服务中心。新能源产业,突出先进电池和能源装备两大重点,依托盛虹动能泰州基地,引育一批电芯、隔膜、储能等上下游企业,主攻锂电、氢能、光伏等重点领域,做大新能源版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围绕省“10+X”未来产业体系,瞄准细胞和基因技术、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早布局、早谋划、早行动,推动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关键变量”加速成长为“最大增量”。增强创新载体功能。提升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运行水平,用好临床试验“绿色通道”,完成首批10个概念验证项目入驻,构建辐射长三角地区的临床研究重大服务平台。加快中国医药城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建设,确保一季度开工、核心管理团队入驻。深度挖掘泰州队列富矿,加快“国家级泰州队列研究中心”建设,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样本库和健康大数据共享、应用、服务平台。推进P3实验室建设,提升新药研发、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能力。深化ICGEB—泰州区域研究中心与总部合作,加速泰州医药产业融入全球研发制造供应体系。推进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泰州检验室实体化运作,加快国家药监局B级检验机构达标建设。积极上争设立“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泰州)服务中心”。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促进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发挥更大作用。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小升高”“高升规”等专项行动,年内获批高新技术企业80家,新增“瞪羚”“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40家。深化产学研合作,综合运用定向委托、“揭榜挂帅”、合作攻关等模式,年内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5个以上。加快“智改数转”,叠加“网联赋能”,扩大场景应用,创建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厂)5家,新增省级星级上云企业40家。发挥扬子江药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内新增各类研发机构20家,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达50%以上。放大要素集聚效应。瞄准打造世界级特色产业人才中心目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足用好2.0版“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和“凤栖高新”英才计划政策,年内新增高层次人才(团队)600个。健全数据产业发展运营机制,加快讯飞医疗—泰州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为(泰州)数字化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大健康母基金引导作用,采取天使基金、股权投资、信用贷款、科技贷款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覆盖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4.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质量至上,“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全年“三比一提升”新开工项目30个、新竣工30个。提升项目招引精准性。聚焦中字头、国字号、500强、上市企业、头部民企,紧盯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基金选商、驻点招商,持续提升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度。加快建立市场化招商运行机制,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国内重点地区,以及欧美、日韩等海外重点国家,着力突破一批体量大、质态优、带动强的重特大项目。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50亿元以上3个。提升项目建设专业性。常态化开展项目建设“擂台赛”,实施“一张图”管理,紧扣“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四个维度,更好发挥重大项目服务专班作用,全流程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加快高端润滑油特种油国产化产业升级、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电子产品精密零部件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更多投资量和实物量。提升项目评估科学性。严把投资强度、技术先进性、亩均效益“三个关口”,严控安全、环保、能耗“三个门槛”,科学衡量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切实防止“四个冲动”。深化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8+5+4”模式,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挖掘存量空间,全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500亩以上;开展项目产出效益“回头看”,刚性执行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等协议,3亩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幅6%以上,让每一寸土地真正释放“黄金效益”。

5.扩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破解瓶颈制约、打开更广空间。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部门办事不看人、企业办事不求人。深化“园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实施“园中区”项目环评审批改革试点,扩大“超时默认制”适用范围,让项目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高频事件”,打通事关群众感受的“痛点堵点”,实现“一件事”掌上办、集成办、就近办。加快能耗、科技等领域要素改革攻坚,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高新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集聚,促进要素畅通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提升区级财政统筹资源能力,理顺区与板块收入分配和权责关系,逐步提高事权、支出责任与各地能力的匹配度。加强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储备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2家。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资金、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公募REITs力争实现全市首单。建立国企现代化管理体系,健全市场运作、绩效薪酬和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拓展开放合作空间。主动对标CPTPP和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用好国家级一类口岸、综合物流园、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重要载体,实施外资总部、外企利润再投资等政策,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布局地区总部和高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保税加工、物流、研发以及跨境电商等业务,积极争取纳入江苏自贸区扩容。办好第十五届医博会,打造更高层次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支持本土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和重点境外展会,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6.丰富城市品位内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全力策应泰州“一轴一核三极三城”规划布局,以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为导向,大力提升城市价值、彰显城市风貌。塑造功能形态。完成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启动详规编制工作,全力服务好城市新中心、高铁枢纽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北沿江高铁下穿等道路建设,完成扬子江南路改造、褚雅路新建等工程,配合做好姜高路二期改造、东环高架南延、G328改线、常泰高速、盐泰锡常宜铁路高新高港段等前期工作。完善公共配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800套,改造小区停车位400个,新增电动车充电点位2000个,改造提升绿化景观道路12条、重要节点20个。强化地下管线协同管理,疏通检测市政污水管网30公里,完成向阳路以及盛唐花苑、格林美郡等10个小区排水管网整治,改造药城大道、金港北路等积淹水点17处;铺设燃气主管网20公里,新增农村燃气用户7000户。提升管理质态。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紧盯后街背巷、农贸市场、居民小区等重点难点,系统开展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微治理”,努力实现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数字城管建设,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强物业管理行业监管,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繁荣服务业态。加快升级万象城商圈,引导泰福里、悦天地优化商业业态,植入潮牌潮玩等网红元素,招引知名餐饮、零售品牌首店落地,带动人气商气加速集聚,打造城市消费新地标。加快完善天虹商圈,全方位改造东方小镇商业街,精心运营华信广场商业综合体,培育夜游、夜市、夜娱等新业态,让城市“烟火气”更旺。加快建设雕花楼商圈,激发大型商超活力,推出一批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文旅消费新产品,打造“柴墟古镇”旅游IP。深度挖掘楼宇资源,招引一批研发、商务、金融等项目,不断提高楼宇经济贡献度。

7.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行动,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万亩以上,创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聚焦特色农业,做足、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高港河鲀”“高港河蟹”争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8.95亿元以上。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分层分类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探索集中连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实施乡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口岸闸、同兴闸拆建、生产河整治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南官河、刁铺府前河等片区防洪排涝工程。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突出农村户厕改造、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任务,打造精致高新示范村居10个,创建绿美村庄4个。用好特色乡土文化资源,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拓宽致富渠道。继续推进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构建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7.2%左右。统筹实施富民强村帮促、“四强四促”等行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以上占比分别达90%、55%、26%。稳妥推进全区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因地制宜开展“小田并大田”、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改革,让生态变生计、资源变资产。

8.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美丽高新高港建设。深化污染防治。扎实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凯发新泉污水处理厂改造等项目建设,港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投入运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0%,国考、省考断面优Ⅲ比例稳定达标。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生态修复。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促进生态空间“扩容”、资源承载“降负”。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提升沿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坚持林地、湿地、草地“三地”共建,新增造林不少于200亩,治理生态河道17公里,建成湿地保护小区2个。健全生态环境目标评价考核、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推进低碳转型。积极研究、主动应对欧盟“碳关税”挑战,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多措并举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广绿色清洁生产,创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个。倡导绿色理念,推动全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9.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抓好稳岗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能力,全年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个,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高技能人才500人以上。组织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安置失业、困难人员就业7000人,扶持创业2000人。建好用好“青年人才驿站”,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500个,提高青年群体就业率。织密保障网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法定人群社保全覆盖,为3500名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落实保障待遇稳步调增机制,促进城乡居民保险待遇、基础养老金、低保救助标准适度增长。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机制,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提高社会救助主动发现能力。精准做好残疾人、困境妇女儿童等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实施“梦想改造+”项目,创建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各1家。优化公共服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名师导航”“雁阵领航”工程,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建跨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实验区。高标准实施胡庄小学、高港中专校等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推进高港实验初中、田河中小学异地重建工作,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深化纵向型医联体、区域性医共体建设,年内新增市级特色专科和名医工作室3个以上;实施“星网计划”“福声计划”,完成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9000人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5万人以上,争创省级健康示范区、国家疫苗临床试验现场单位。切实关爱“一老一小”,加快区老年大学建设,改造提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个、社区助餐点5个;新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2个,千人口托位数提高到3.9个以上。推动文旅融合。放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深入挖掘长江、海军、大健康等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做优文旅产品,充分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精心打造“大江”系列文化套餐,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以上。均衡布局公共体育设施,新改建全民健身步道5公里、体育公园1处,加快构建“10分钟健身圈”。

10.高位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统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挂钩联系督导、安全生产巡查、专委会述职等制度,拧紧安全责任链条。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聚焦危化品、建筑施工、船舶修造、城镇燃气、消防等领域深入攻坚,全力压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交通安全提升工程,规范标牌标识,新建一批隔离护栏、减速带等交通基础设施。坚持防抗救一体化,科学布局应急救援和物资储备系统,加快城南消防站、医药园区微型消防站等基层消防设施建设,筑牢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精网微格”“祥泰网格”建设为牵引,依托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更加高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规范化建设,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强化公共法律服务,新建法律援助工作站3个,提供服务1000人次以上。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双拥共建,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政府债务管控,排实债务化解计划和资金来源,坚决遏制违规新增债务、虚假化债;穿透监管非法集资、农民资金互助社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突出抓好网络舆情监测、风险研判和管控处置,坚决防止极端事件和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严格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加强生物安全建设,防范重大环境风险,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重任、人民的期盼,我们将始终坚持忠诚为政、为民施政、务实勤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保持高度政治自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运用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为民造福追求。牢牢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根本立场,致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更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服务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当下和长远、整体和局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努力为高新高港的未来发展积蓄后劲、赢得优势。

锤炼实干担当本领。持之以恒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强化闭环督办机制,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保持“时时放心不下、事事落实到位”的责任感,增强履职担当的“八种本领”“七种能力”。突出“四敢”导向,强化争先意识,全力抢机遇、抓项目、拼经济,奋力当好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示范生、排头兵。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严实作风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永葆清正廉洁本色。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高标准抓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整改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让铁规铁纪成为自觉遵循。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树牢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党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高新高港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