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420882/2021-00884 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党政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1-07-20
文号 时效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高港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1-07-20 10:32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1年7月20日在泰州市高港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以来主要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党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发展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答卷。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经济答卷”,综合实力在转型升级中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超过苏南平均水平,以全市5%的面积和5.73%的常住人口,创造了12%的GDP和12.1%的财政收入。连续五年获泰州综合绩效考评一等奖、实现“十一连冠”,荣获全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先期投资80亿元的长城汽车、总投资50亿元的龙凤堂中药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扬子江药业集团连续6年问鼎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榜首。获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这是一份令人信服的“民生答卷”,人民生活在持续改善中更加丰富。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累计投入171亿元用于民生事业,实施10大类87个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保持在99%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始终快于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全省最低。创成苏中苏北唯一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市区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持续深化,省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永安洲镇、许庄街道创成国家级卫生镇,先后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

这是一份令人赞叹的“生态答卷”,区域面貌在深刻变化中越来越美。中央及省市环保督察巡察交办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2.2公里的原生态深水岸线得到妥善保护。河道长效管护连续四年省市考核一等奖,省考、市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6年的68%提升到82.7%,创历史最优;先后创成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园林城市,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区,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本色和亮色。

这是一份令人欣慰的“文明答卷”,全民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万人“中国好人”比例全省领先,助力泰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大江”系列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网格化管理经验全市推广,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法治建设示范区”“平安区”,被表彰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连续十六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和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2020年以来,我们主动担当作为抗击疫情,大兴实干之风攻坚克难,积极顺应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心和着力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产业结构和发展质态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稳中向好,药品、器械申报获批数爆发式增长,实现医药产业总营业收入985.2亿元,医药制造业产值569.7亿元,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前10强。扬子江药业成为全球首家获得新版“欧洲质量奖”的制药企业。累计新开工5亿元和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6个、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180亿元的中海油气二期项目成功签约,长城汽车项目11个月竣工量产,已下线整车6.15万辆。现代农业稳中增效,新增高标准农田9500亩,生猪存栏量、出栏数均超额完成市交目标;新开工农业重大项目11个,“万企联万村”行动促成投资13亿元。乡村振兴年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列全省第一等次。第三产业稳中有升,中国(泰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天虹、万象城等城市综合体开业运营,海军舰艇文化园、总投资10亿元的爱情海田园综合体即将对外开放,凤栖湖生态区创成3A级景区。

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深度赋能。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实体化运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开办企业在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全省第一;启动改革创新1号工程-疫苗工程中心改革,国企造血功能、经营手段等更加完善。在全市率先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基层在服务保障群众需求上展现更大作为。创新赋能更有成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2.32%。北京大学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ICGEB-泰州区域研究中心建成运营;中国科学院泰州智能研究院引进孵化企业4家,泰晶e空间创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开放开发深度拓展,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外资5.03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1.5亿美元。高港综合物流园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泰州港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全省第一。滨江园区连续3年跻身全国化工园区30强。

城乡统筹和民生事业互促共进。推进“城建惠民”,实施城建重点项目263个,总投资722亿元,高港大道城市化改造(综合管廊)加快推进,雕花楼景区二期主体封顶,维景国际、体育文创中心、天禄湖公园、东方明珠二期建成投用。实施动迁41.38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111套、老旧小区3个、后街背巷1条,新改建城市公厕16座,铺设、疏通雨污水管网135.5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全省第一等次,“春江江畔湿地”入选省级长江大保护示范工程,野徐新联社区创成省级绿美乡村、大泗镇获评全国文明镇、许庄蔡庄村通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验收、白马陈家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单位。素质教育专项考核全市第一,入选全市唯一的首批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许庄初中、枫雅幼儿园建成投用,凤凰小学教育集团周山河小学、省泰中附中教育集团周山河初中正式挂牌,高港中等专业学校创成省级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全国首创实施“健康惠民一号工程”,实现“惠民”“惠企”双赢。改造提升胡庄卫生院,刁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全面完成公办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占比连续两年全市第一。疫情发生后,全区上下闻令而动、众志成城,守住泰州“南大门”,荣获“省抗疫先进集体”。

真抓实干和依法行政蔚然成风。坚持事业为上、知责思为,时刻保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政府系统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坚持把一切工作全盘纳入法治框架,重大行政决策、政府规范性文件、行政协议合法性审查率100%,行政执法程序“三项制度”全覆盖,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上线“高新民声”网络问政平台,建立完善底线责任落实“四项清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建议提案办结满意或基本满意率继续保持100%。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下降19.2%,一般性支出下降53.1%。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扎实抓好审计、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强化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监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此外,统计、消防、气象、侨务、广电、通信、邮政、电力、科协、工商联、残联、机关事务、史志档案、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双拥、对台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老区经济建设和关心下一代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站位决定方位,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前进指引,创造性地把中央、省市要求和本地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我们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勇于跳出路径依赖,少谈不行的千般理由,多想能行的万般办法,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就一定能扫清前进道路上的藩篱、激发持续发展的活力;格局决定全局,只要我们牢固确立份额意识、贡献意识,高点定位、负重加压,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敢于“出招”、善于“亮剑”,勇为改革担风险,勇为发展挑重担,勇为事业作奉献,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为全市大局多作贡献;态度决定高度,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确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之间的关系,用情用心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一定能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更比一年强、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我们将十分珍视这些宝贵经验,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果令人鼓舞。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党工委、区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委员,向全区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产业集聚度还不高,重特大项目招引有待进一步突破。创新活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创新资源与企业主体、市场力量的结合不够紧密。中心城区首位度、辐射力、带动力还有待提升,城市功能尤其是现代高端商贸服务业态仍显不足。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老百姓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仍需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还不强,执行力、落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蝶变”的第一个五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中共泰州医药高新区工委、高港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制定了《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百年征途谋新篇,雄心壮志启新程。当前,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市委、市政府沉甸甸的信任、支持与厚爱,我们必须知恩、感恩、报恩。我们要扛起“核心区”“特区”的特殊使命,勇立改革创新潮头、争创更多第一唯一,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产业新高地、科技创新新高地、对外开放新高地、民生幸福新高地,为泰州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提供硬核支撑。我们要作出“核心区”“特区”的特别贡献,高点定位、乘势而上、守正创新,把全部心思和所有精力集中到建设“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名城的目标上来,推动各项工作“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以吨位体现地位,以实绩回报信任。我们要展现“核心区”“特区”的特别风采,大力弘扬“三牛”精神,持续激发敢于亮剑的“血性”和无坚不克的“狼性”,以我为主,做最好的自己,凡事快人一步、先人一拍、胜人一筹,坚定不移争当排头兵、建强核心区,让各方看好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共识持续增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聚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打造改革先行区、创新活力区、发展引领区、幸福示范区,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强中国医药城核心区,奋力谱写“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名城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5年力争达15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市定目标。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90以上。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以内生动力淬炼涅槃蝶变,打造改革先行区。聚焦园区改革、国企转型、要素供给、营商环境等关键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消除阻点、断点和阻碍经济循环的行政壁垒。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等重大机遇,拓展新空间、增创新优势,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以科技赋能点燃高新火炬,打造创新活力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要素资源向创新整合、政策配置向创新聚焦,加快形成产业创新优势、创新生态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构建人才链、拓展数据链,加快引进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全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致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以硬核实力筑牢标杆地位,打造发展引领区。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锻长板、补短板,推动农业向现代高效发展、工业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向新型业态拓展。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导向,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具有行业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及单项冠军企业,建设经济总量更大、产业特色更强、发展质态更优、长三角地区更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

——以共建共享拥抱美好生活,打造幸福示范区。聚焦“八个更”要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面提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建设水平。坚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率先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进一步健全各类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机制,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发展行稳致远。

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起始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和要求,努力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节能减排完成市交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致力形成更具爆发力的动力引擎

加快医药“第一产业”发展是中国医药城的“第一担当”。必须坚持把“产业强区、项目为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不断提升产业的辨识度和贡献度,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

1.做强特色产业。紧扣“医药”主题,探索建立“链长制”“群长制”,编制用好产业链图谱、投资“热力图”,大力发展以扬子江药业为龙头的化学药,以龙凤堂为主体的中成药,以疫苗和单抗类为重点的生物药,以体外诊断试剂为特色的高端医疗器械,以雀巢为代表的特医食品,把生物医药的先发优势巩固扩大成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确保医药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排名位次前移。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长城汽车为龙头,成立汽车产业招商中心,紧盯汽车全产业链条深耕细作,做好“后半篇”文章,打造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汽车科技产业园;支持三福船舶、口岸船舶,推动传统船舶向多功能重吊船舶以及军民融合方向发展;依托巨腾、纬创等优势企业,以电子产品高端防护零部件产业等细分领域为突破口,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壮大石化及新材料产业,加快中海油气二期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前伸后延,建设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中型石化产业基地,共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2.突出项目为王。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建立“党(工)委书记主抓项目”的工作机制,发挥“招商大使”桥梁纽带作用,形成“招大商、大招商,招真商、真招商”的浓厚氛围。纵深推进“三比一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功能招商、基金招商、供应链招商,年内5亿元和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新招引98个、新开工49个,力争在50亿元、100亿元以上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重,支持瑞科、荃信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创特色、建品牌,加快推进泰康生物、曼德电子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硕世生物、迈博太科等一批企业总部基地。实行重大项目专班服务、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压实投资、建设、园区“三方”责任,创新建立承办员、协办员、督办员机制,加强前期手续办理和施工组织管理,确保圣森生物、康为世纪等项目全部按序时高效推进。坚持“亩均论英雄”,健全工业项目用地综合评估制度,试行“双信地”出让模式,全年盘活低效闲置土地2500亩以上,亩均税收同比增长20%以上。

3.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标准,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核心,强化“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努力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优质服务。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放大新药申报服务中心“四个90%”机制效应,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行“园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从“效率、成本、可预期”三个维度入手,擦亮“全科店小二”服务品牌,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丰富“24小时不打烊”在线服务,真正实现“区内事区内办结”。持续优化政策环境,用好用足市支持我区率先发展的24条政策举措,主动对接、加强研究,提升政策承接的专业素养,强化政策精准有效供给,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持续优化法治环境,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信用监测、知识产权保护、柔性执法等机制,让企业依靠规则公正和法律保护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政商环境,定期开展企业家沙龙、“圆梦高新”创咖汇等活动,让企业的声音“听得到”、意见“看得到”、诉求“办得到”,推动企业在市场搏击中发展壮大。

二、聚焦改革创新,致力构筑更具支撑力的发展高地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因开放而强。必须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用改革重塑体制机制优势,靠创新破解深层次难题,以开放赢得未来发展主动。

1.深化园区改革。主动向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北新区对标看齐,在思路举措上大胆探索,在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推动开发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坚持以“两集中三剥离”为导向,推行“管委会+公司化”运作,实施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提升园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突出主责主业,厘清园区与属地镇街的关系,推动园区专注于经济建设,进一步明晰主导产业及细分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载体,实现从一般园区向特色园区、专业园区转型发展,形成鲜明标识度。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打破行政事业、编制内外、资历辈分界限,真正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坚持“KPI+重点工作”全员绩效考核,突出一线、按绩分配、拉开差距,有效激发全员创新创优活力。深化国有平台改革,以运营的思路指导策划规划,用效益的标准校验转型效果,走市场化、实体化之路,力争国投创成3A级。

2.坚持创新赋能。放大部省共建机制优势,跟进推动全省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的政策落地,努力在项目审批、空间规划、财政金融等方面获得更大支持。围绕提升创新能级,加强与北大医学部的全方位合作,全力推进省特殊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兽用生物制品技术创新中心、疫苗质量评价中心和国家级疫苗临床评价基地等建设,争创国家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形成产业吸附优势。深化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中航704所等院所合作共建,增强共性技术供给和个性技术攻关能力,让两高真正“高”起来。围绕构建创新矩阵,组建科创集团,共同设立天使基金,分行业制定重点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构建“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成长体系,全年力争培育医药“独角兽”“瞪羚”潜在企业4-5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上市企业3家。围绕构建创新生态,用好市双“六条”政策,加快建设创新先导区、人才家园、科技服务集聚区;紧紧抓住人才这个核心,以人才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完善“政产学研金用”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让一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3.扩大对外开放。抢抓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政策的契机,积极开展网购保税进口、跨境电商B2B出口等业务,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隆基全球物流分拨中心为抓手,做大做强保税物流产业,辐射带动外向型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充分借鉴先进港口的发展模式,以益海、国电、瑞茂通、海企等企业为抓手,创新线上线下、交易交割、期货现货等业态,打造国家级粮食物流交易、专业化工油品交易和长三角区域供应链“三大中心”,推动港口不断实现迭代升级。实行“区港联动”,整合综保区的政策优势和泰州港的资源优势,形成“政策叠加、优势互补、功能集成”的良性发展格局。办好第十二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发挥ICGEB-泰州区域研究中心作用,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协作,提升全球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引导企业更好地融入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构建两个循环,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塑,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

三、聚焦城乡统筹,致力建设更具亲和力的美丽家园

城市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必须按照“产城一体、港城相依”的思路,进一步强功能、优品质、美形象,建设泰州最具现代化和国际化气息的“城市新中心”。

1.提升城市品质。围绕泰州“一核三极三城”的空间架构,加强空间规划与“十四五”规划的有机衔接,提升高铁枢纽片区、周山河街区、国际精准健康中心、东部新城等城市功能和建设形态,做到结构上调整、规模上控制、布局上优化。实施精致高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凤栖湖生态区、雕花楼景区二期开放,启动寺巷片区、许陈河北侧等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5个,既有住宅增设电梯40部,新增绿化300万平方米以上。围绕当好省运会主场,有序抓好攀岩、空手道等场地建设,大力实施“五点一线”环境提升工程,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省运会的浓厚氛围。瞄准青年、农村人口、产业工人等重点对象,研究制定促进人口集聚的总体策略和具体路径,通过“外引内聚”做大基数、集聚人气。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全力招引时尚消费、金融商务等业态的品牌项目,提升城市首位度。做优“城市大脑”,加强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政府监管等领域大数据归集共享,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新改建城市公厕2座,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24个。实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接受思想洗礼、文化熏陶,提升自己、奉献社会,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

2.推进乡村振兴。深刻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加强顶层设计,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压紧压实“米袋子”和“菜篮子”两个责任,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9000亩。加快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落地,深入开展“万企联万村”行动,力争招引规模农业项目20个,全力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一路高畅”旅游品牌农路建设,增设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设施479处,疏浚整治农村河道79条,打造“幸福河湖”示范河道37条。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开展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让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新动力。

3.坚定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扎实推进“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持续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农业面源污染、港口船舶污染、非法码头整治,加快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切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全力守护“一江清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VOCs、餐饮油烟和扬尘治理,扎实抓好留学生创业园、周山河街区、王营国控站点周边的源头治理、联防联控,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好于同期,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6微克/立方米以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全面排查整治各类排污口,确保祥和大桥、古马干河国考和高港大桥、口岸闸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统筹城区、园区、社区污水管网建设,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二期和港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新建污水管网5.2公里,消除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空白区。严防土壤污染风险,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力守护土壤环境安全。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增强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公众积极使用绿色能源,让绿色生活成为公众自觉行为。

四、聚焦普惠共享,致力共建更具向心力的和谐社会

民生工作是心中工作。必须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注重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把老百姓的微心愿、小确幸一点点变成现实。

1.推进民生保障优质化。坚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岗,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各类群体充分就业,全年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400人,新增就业1.32万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鼓励城乡居民创新创业,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650人。接续传递温暖关爱,健全困境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所有镇街举办“青仔公益暑托班”,改造“梦想小屋”50间。健全工伤补充保险制度,为企业减负、为职工谋福。依托“1+14”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抓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在全市率先探索完善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帮扶机制,兜牢困难群体生活底线。

2.推进公共服务精准化。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扎实推进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高港实验小学东校区、鲍徐中心小学等项目,加快塘湾、大泗中心幼儿园和新城荣樾幼儿园等建设,建成观澜天境幼儿园、环溪小学、环溪初中等;加快“市直+高新”“区内+区外”集团化办学,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名特优教师培养力度,打造一批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提高全民疫苗接种率。加快区域性紧密型医共体、纵向医联体建设,实施健康惠民系列工程,推进市三院病房楼和门诊楼改造,完成许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柔性引进高层次医疗专家团队和专科人才,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进一步提升养老保障水平,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75户,建设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所、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服务机构1所,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完善15分钟城乡健身圈,新建改建全民健身点35处;实施王营河东岸文体广场工程,推动全民健身中心健身设施、体育文创中心体育馆分时段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新建城市书房2所,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3.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城区3公里公安综合便民服务圈,设立服务点20个,建成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示范点12个,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结合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运用到社会治理实践的各方面、全过程,完成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约27.8万个。加快综合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增强突发事件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网格治理服务智能化实战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跟踪推进积案化解,确保信访稳定。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成标准化农村(社区)集体聚餐“阳光宴会厅”8家、智慧农贸市场“阳光菜篮子”2家、“阳光厨房(食堂)”100家。深化军地融合发展,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全面巩固“一年小灶”成果,高标准开展“三年大灶”,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继续推进党政领导干部挂钩化解重大(较大)安全风险、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整改等工作,统筹抓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责任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以百倍的努力与干劲奋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守初心,让对党忠诚成为自觉追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灵魂深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力抓好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的落地见效,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担使命,让争先创优成为鲜明特质。深入开展“争先、进位、创优”大讨论活动,向最好者学习、与最强者比拼,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持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强化“七种能力”,练就过硬本领。倡导“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责任具体化,以“超常规”的努力,创造“超预期”的业绩。更大力度精简会议、压缩文件,让基层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促发展、解难题、办实事上。

重法治,让依法行政成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启动“八五”普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划定重点工作中部门职责范围和权限等级,构建权力行使全链条管控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深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用全面有效的外部监督清除刷存在感的空间。打造“高新高效、知行合一”政务服务平台,主动回应民生诉求,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提升政府公信力。

存敬畏,让廉洁自律成为一种习惯。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管好“微权力”,严防“微腐败”,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高标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区委具体办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严控各类债务风险,确保政府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控政府支出规模,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严格绩效跟踪考核,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两高人民勤劳、智慧、善良,两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两高大地秀美、旖旎、钟毓,两高未来充满希望、令人向往、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和依靠全区人民,锚定目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争当排头兵,建强核心区,为打造“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医药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