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21076/2007-00001 | 分类 | 专项规划 |
发布机构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审计局 | 发文日期 | 2007-09-04 |
文号 | 时效 |
“十五”时期是我区审计事业发展较快的五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审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在维护财经秩序、推进依法行政、保障群众利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五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阶段。本纲要主要阐述我区审计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明确审计工作重点以及实现的手段和方法。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实现“两个率先”的一个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对审计工作来说,同样是一个继往开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做到立审为公、执审为民。
“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审计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使审计工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审计工作要实现“五个明显提高”:
审计监督效能明显提高。通过加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在权力约束和监督中的作用,逐步加大效益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努力提升审计监督工作层次和审计成果质量,更好地体现审计工作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同频共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的血脉同频共振。
审计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完善各方面的审计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实现审计管理行为、审计业务操作行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化。
审计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以审计技术规范、审计技术标准、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技术手段为主要内容的审计技术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水平在全体审计人员中普遍提高。
审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培养出一批审计能手、审计骨干,并初步建立起审计领导人才、审计管理人才、审计业务人才三支队伍。
二、审计工作任务
“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坚持突出审计重点,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继续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国家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揭示部门和单位在财政财务管理上不规范的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坚持推进审务公开,切实做好审计公告工作。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坚持做到审计职责、审计计划、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审计纪律、审计处理“六公开”;积极稳妥地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做到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都要对社会公告;进一步加强审计宣传工作,把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
坚持创新审计管理,切实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创新审计资源管理。注重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做好审计资源整合工作。加强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审计人员组合。创新审计计划管理。改进计划编制方法,实行审计项目计划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建立审计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考核和后评估制度。创新审计质量管理。
坚持实施三大战略,切实加强审计基础建设。继续实施依法治审战略,着力加强审计法制建设。认真贯彻修订后的《审计法》,完善审计工作制度;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审计人员法律素质,规范审计行为,更好地做到依法审计。继续实施科技强审战略,着力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和采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突出抓好实施金审工程,推进审计技术进步。继续实施人才兴审战略,着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以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核心,抓好审计人才培养工作;贯彻疏导的方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切实加强审计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廉政型、和谐型审计机关;按照“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的要求,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廉政工作体系,保证审计人员更好地做到廉洁从审、秉公执法;以推进审计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有利于审计人才成长的新机制。
三、审计业务工作
(一)财政审计
财政收支审计要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和效果,促进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实现由预算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在支出审计方面,由主要审计本级支出向审计本级支出与转移支付资金并重转变,严肃查处铺张浪费、挤占挪用、侵占截留转移支付资金的问题,促进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坚持并完善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制度。突出开展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着重揭露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低下、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三)专项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
每年结合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有计划地选择科技、教育、卫生、住房等重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积极探索专项资金效益审计,促进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农业、资源与环境审计
从保障更好地贯彻土地和环保两项基本国策、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水利这一命脉出发,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农业、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环保等专项资金及其项目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资金征收、管理、使用中的问题,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五)经济责任审计
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努力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大力开展任中审计,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经济责任评价标准。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在干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六)审计整改工作
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检查和督促,对重大问题实行跟踪督查制度,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根据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
四、审计管理工作
加强和改进审计计划管理,努力整合审计资源,做好审计成果利用、审计结果公告和审计档案工作,促进审计业务管理上层次、上水平。
五、审计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的方略,完善审计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审计法制工作体系,探索审计执法查、处分离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六、审计信息化建设
认真落实金审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创新审计方式为核心,以促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为重点,逐步建立“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审计模式,进一步推进科技强审建设。
七、审计队伍建设
坚持人才兴审战略,培养和壮大审计人才队伍,提升和增强人才素质,优化审计人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十一五”期间,重点是加强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大力推进廉政建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十一五”期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审计工作也肩负着历史重任。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审计局的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作目标,谱写高港审计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