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区泰昌生木号成功入选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区第四处省级文保单位。这座见证龙窝口码头百年商贸繁华的民国建筑,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走进这座民国建筑,民国初年的穿堂风掠过天井,将沉淀百年的杉木香与青砖的凉意糅在一起。俯身细看,脚下每块泛着青苔的方砖都镌刻着长江木材贸易的密码——那深浅不一的凹痕是搬运工常年踩踏的印记,砖缝间嵌着的松脂结晶,每一处都记录着长江木材贸易的辉煌往事。
据介绍,泰昌生木号是清末民初湖北大冶木商刘汉舫到口岸经营木材生意时兴建的。作为苏北苏中地区罕见的规模较大、设施齐全、保存完好的木号建筑,它融合了泰式民居、湖北大冶和徽派建筑风格。建筑群坐东朝西,临济川港而建,三面环河,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内有房舍30间。这里也曾是重要的木材交易中心,吸引了很多地方的客商前来采购。
目前,我区已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4处、市级文保单位20处。泰昌生木号的入选,不仅凸显了龙窝口码头悠久的商贸历史,更是南官河畔永远流淌的文明印记。